意绵绵珠宝资讯 打造中国珠宝第一品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焦点栏目: 翡翠分类 珠宝鉴定 翡翠文化 翡翠品牌 翡翠鉴定

翡翠的絮状物及透明度的关系 【作者:藏舟、胡楚雁博士】

2010年12月17日 13:12:13 作者:珠宝专家 来源:互联网

摘要  翡翠中絮状物可划分为微裂隙絮状物、矿物晶间间隙絮状物和矿物内含物絮状物等类型。翡翠中絮状物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透明度的高低。不同种类翡翠中存在的絮状物类型及数量各有不同,透明度也表现不同。还原性次生化作用可导致翡翠中的絮状物减少,透明度提高。主要由微裂隙和矿物间隙构成的絮状物的翡翠有利于人工优化处理,主要由矿物内含物组成絮状物的翡翠则不利于优化处理。
关键词  絮状物;透明度;翡翠


1  引言
  翡翠的透明度,指外部光线透入翡翠内部的程度,俗称“水头”。透明度是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评判因素之一。透明度较好的翡翠,如玻璃种和冰种等,给人以一种灵气,显示高雅华贵之感,为众人所青睐。翡翠透明度的影响因素也是长期以来所受人关注的研究课题,不少学者从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不同角度都进行过研究与阐述。本文从另一角度,通过切制不同类型翡翠的光薄片样品,利用宝石显微镜进行观察对比各类型翡翠中直观出现的絮状物种类及特征,来探讨翡翠透明度与絮状物的关系。


2  影响岩石透明度的因素
  对于一般岩石而言,透明度是指入射光线透入岩石内部的高低,其可取决于两个因素:


a、组成矿物的透明度。由组成岩石主要矿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结晶键性、内部结构等因素所决定。具体可反映在矿物对光线的吸收性上,吸收性大的矿物,透入矿物内部的光线要弱,表现为不透明;相反,吸收性小的矿物,入射光线的透过率高,表现为较透明。金属键结合的矿物吸收性较强,多表现为不透明;以共价键、离子键结合的矿物,如硅酸盐类矿物,吸收性相对要弱,多表现为较透明。在硅酸盐矿物中,富含Fe、Cr等过渡金属元素的硅酸盐矿物吸收性较强,透明度相对要低,如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钠铬辉石等;而主要由Li、Na、K等碱金属元素组成的矿物吸收性弱,透明度表现较高,如钠长石。同时,矿物中致色元素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也将对其透明度产生影响,如硬玉为无色透明矿物,其中含少量的Cr将显示均匀剔透的翠绿色,但随着Cr含量的增加,绿色逐渐加深,透明度也将随之降低。

 
b、组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关系的直观表现形式——絮状物。主要由岩石中矿物成分、矿物颗粒大小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引起。岩石中矿物组合、矿物形成期次、结构构造、各矿物间相互嵌结的紧密程度等的不同,以及矿物受后期的构造作用产生破碎等原因,会在矿物与矿物之间、矿物与裂隙之间、矿物与晶间间隙之间和矿物与矿物内的内含物之间出现折射率的差异和孔隙的存在,由此颗粒间产生不同形式的界面,当入射光线照射在各界面上时,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和漫反射作用,也称为“粒间光学效应”。这种由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关系产生不同的界面,进而对入射光线产生的反射与漫反射的作用,其最终结果是直观地表现为一系列不同类型絮状物的出现。絮状物阻止了入射光线向内部的渗透,从而使岩石的透明度降低。在岩石中所能构成的界面可有三种形式:微裂隙界面、晶间间隙界面和矿物内含物界面。因此,所出现的絮状物也可相应划分为:微裂隙絮状物、矿物晶间间隙絮状物和矿物内含物絮状物。
  若将岩石组成矿物的透明度视为影响岩石透明度的内在因素的话,岩石的絮状物则是外在因素。由不透明矿物组成的岩石,由于矿物的吸收性大,岩石也是不透明;但在主要由透明矿物组成的岩石中,其透明度则主要取决于岩石中絮状物的表现形式:絮状物少,岩石透明度高;絮状物大量存在,岩石透明度则会大大降低。
  翡翠除少数以钠铬辉石或绿辉石等含Cr、Fe、Ca等元素较高的矿物为主的翡翠种类以外,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硬玉(NaAl[Si2O6])属于透明的含碱金属成分辉石族链状硅酸盐矿物,对光线不存在明显吸收。因此,大多数翡翠的透明度并不取决于主要构成主要矿物的硬玉本身,而是与硬玉矿物的共生组合、结构构造和内含物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具体的就是反映在翡翠中絮状物的类型和数量之上。

如需转载意绵绵的文章,请声明文章来源并添加原文链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