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焦点栏目: 翡翠分类 珠宝鉴定 翡翠文化 翡翠品牌 翡翠鉴定

《古玉图谱》的玉文化

2010年12月20日 10:12:36 作者:图腾 来源:互联网 我要评论()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出版过这样一部书,特别有意思。这部书叫《古玉图谱》,有一百卷,非常浩繁,但它被公认是一部假书。作者声称书里收录的都是宋孝宗的藏品,都是宋代玉器。出版这部假书的人叫江春,他自己写了序,并出钱把这部书刊行了。

    我们知道,盛世一定要修典,乾隆时期编纂的最重要的典籍就是《四库全书》。当时《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是纪晓岚,他也看到这部书了。但纪晓岚多牛啊,翻了三页,就把这书给扔出来了,定为伪作,书里的玉器都是假的。这《古玉图谱》就未能被收入《四库全书》。那么,乾隆年间就被宣布为伪作的书,到了民国以后又被人重新刊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图多。当时大家也分不清楚真假,出版商为了蝇头小利把它出版了。不仅重新出版,还配了彩图。晚清的印刷业开始发达,可以配彩图了,于是把这部伪书配了彩图又出了一遍,害人不浅。

    第四部书非常重要,叫《古玉图考》,分上下卷,作者是著名学者吴大,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刊行。《古玉图考》在玉器研究界影响最大,书里有大量考证。我们讲过,乾隆皇帝不知道玉琮是什么,管它叫“头”。结果吴大考证出来了,这种玉器不叫头,叫玉琮。还有玉斧,斧状的玉器,在吴大以前没有人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过去很多书上都叫“药铲子”。中药铺里也有很多工具嘛,人们就认为它是药铲子。那么,吴大考证出来了,这叫玉斧,是古代的一种礼玉。

    但有一个现象是善良的吴大没有想到的,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玉器作伪,大部分都依照这部书,包括玉器原有的瑕疵都能做出来。比如一块玉璧上有一个小缺口,书上标明了,是后天的伤。作伪的人就会做出一样的玉璧,还把这个伤磕碰出来。明白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作伪的东西,但不明白的人则会信以为真。

    五花八门的作伪

    良渚玉器是作伪者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喜欢的人多。良渚最多的是“鸡骨白”的玉器,最简单的作伪方法就是用火烧。什么东西也经不住火烧,玉一烧就成“鸡骨白”了。但烧过火了,玉就变得很脆,一掰就断。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羊玉、狗玉。怎么做呢?很不人道。作伪的人把羊或狗的后腿拉开一个口,把玉缝进去,搁上一两年。这期间羊别被狼吃了就行。最后把玉再从动物的后腿里弄出来,它里头就含有血沁了。

    有一种叫梅玉,把玉在梅子里头浸泡。今天超市里有卖乌梅的,买上两斤,回去里头搁一块玉,过一段时间,玉准变色。还有一种叫风玉,把玉在高温下煮,煮后拿出来往雪地里一搁,风一刺,玉上面就有细如毛发的裂痕,看上去像是年头很久。再比如就是我过去听老师傅讲:油炸鬼,把玉下油锅炸。估计也不是什么好油,好油舍不得那么炸。炸好长时间后拿出来,就叫“油炸鬼”。再有就是更下作的手段,比如把玉扔到粪坑尿池里等等,五花八门。

    玉器作伪还有一个手段:改造。首先是大改小。在漫长的历史当中,玉器很容易磕碰,或掉在地上摔掉一块,找得着还能粘上,找不着怎么办呢?干脆大改小。对于大改小的玉器,一般来说,要注意它的纹饰,注意它的基本制式。

    第二,添字。一块古玉本来是素器,素的没有带字的值钱啊!作伪的人就往玉上添字,添各种想象的词。添字往往会在中国书法的演变、文字的历史、文字的内容上露出破绽。

如需转载意绵绵的文章,请声明文章来源并添加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