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去过凤阳县,去过新林县,去过望江郡,但那几次都带着目的性,不像现在这样浑身轻松自由自在,心态到底不一样的。
“这一去,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故事,领略多少风光……”
走在官道上,云景对接下来的旅途充满了期待。
他徒步前进,也没施展轻功,速度并不快,和寻常人赶路的速度差不多。
从牛角镇出发前行十多里后,云景路遇一赶车的老伯,对方遇到了困难,拉了一车柴火的牛车车轮卡路上一坑里出不来了,主动上前询问道:“老人家可否需要帮忙?”
老伯六十多岁,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他早就看到了云景,云景的装扮他一看就知道是自己惹不起的读书人,甚至都停下了驱车安静的等着云景离去,未曾想到云景居然会提出帮忙。
他赶紧摆手道:“不……不用,多谢小哥好意”
面对云景,他连说话都不利索了,更不敢答应云景帮忙,毕竟作为穷苦百姓的他来说,能和云景这样的读书人说说话就已经是福分,怎敢劳烦?
“老伯,没事儿的,我力气大,而且你这车柴火太重,车轮前方石头卡住上不去,强行驱车的话,很容易坏掉车轮”,云景指了指卡住的车轮道。
老伯更忐忑了,摇摇头道:“不敢劳烦小哥,我自己来就好,实在不行,我把车上的柴火搬路边,等车轮出来后再搬上去,花不了太多时间的”
对于老伯的心情,云景懂,毕竟他自己就是穷苦人家长大的孩子,将心比心,把老伯换成自己曾经的父亲或者爷爷,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有读书人主动帮忙的话,大概率也是自己麻烦点累点也会拒绝帮助的,到底穷苦百姓和读书人的差距太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