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条件,还是你,伊珂。”奥文又来了一句。
“我?!”我懵了,又是我?!
“有你在,她得以卸去自我保护意识,开心断电,自由断片。”奥文笑着打比方说:“今晚,你就是她的保险丝,我是她的保镖兼司机。完美的计划。”
“是……是吗。”我有点冒冷汗。保险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感觉更像是电灯泡呢?但是,戴莎对我说过,让我“带她回去”。所以,我今晚就是她的临时保险吗?她是在跟奥文保持距离么?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向奥文提问:“难道,奥文先生和戴莎学姐,都是这样沟通的吗?”
虽说默契挺好,但是不是也太冷冰冰了点……?
“过于冰冷,是吗?”奥文直截了当地讲:“可能也是吧。在这一行干了太久,见过太多的丑陋和罪恶,天真,感性,喜形于色等等碍手碍脚的情感表现,渐渐地便被排除掉了。自己也慢慢被同化成冰冷机制的一部分。当我们习惯了用理性替代感性,于是,沟通变成辩论,交流换作分析,对话成为交易,而且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这太冷酷了。”我不喜欢这样。我记得戴莎并不冰冷的一面。她在学院细语湖畔时对往事的怀念,在法学论坛时对公义的信仰,在仰望星空时对灵魂的想象,在刚才借放纵之名释放的天性,那绝对是有温度的感情。
“也许,我们都习惯了从最坏的情形开始推盘吧。”奥文说了一句。
我沉默了下来,不再接话。他的逻辑似乎跟戴莎有点像。但是,考虑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不是更佳吗?我觉得,戴莎更倾向于这种思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