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之是湖畔诗社的成员之一,湖畔诗社,是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四个人,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九二二年,在杭城的西子湖畔成立的,所以叫湖畔诗社,在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历史上,湖畔诗社,属于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团体之一。
“你笑什么?”张晨问。
贺红梅说:“那时的诗人,门槛真低,这也算是诗啊,像小孩子写的。”
贺红梅说着,就轻轻地读了出来:“是哪里吹来/这蕙花的风——/温馨的蕙花的风?/蕙花深锁在园里/伊满怀着幽怨/伊底幽香潜出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读着读着,贺红梅还是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张晨和她说:
“这很正常啊,当时,他们还正在尝试怎么用白话文呢,胡适的《尝试集》,语言也很简单,包括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也是一样,只有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辞藻很华丽,但你有没有感觉,这样的诗里,有一种质朴和活泼?”
贺红梅止住了笑,点点头,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
“特别是这个‘伊’字,好像是刘半农创造的,这字多好啊,比‘她’棒多了,一听是不是马上感觉,有了一低头的温柔?用了‘她’,就把女人和臭男人们混在一起了,真是糟蹋。”
张晨说着,贺红梅大笑,她说好好,师父,我代表女人们,谢谢你为她们抱屈。
张晨也笑了起来。
“你叫老唐来,是有什么想法?”贺红梅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