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可帝子之争毕竟关乎到陛下年事已高,寿元将尽等等敏感话题。
近些年来,随着大帝大限越来越近,对这些话题是愈发敏感,便是连一众亲王和康郡王等,在陛下面前都是尽可能回避此事,避免刺痛到陛下。
这小姑娘倒好,一口一个“帝子之争”,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无妨,无妨,老姚你莫要多事。”隆昌帝脸上的冷意不知何时已经消散,继续化作了“和蔼与慈祥”,“璃瑶说得对,准帝子争取帝子之位,乃是祖制国规,目的是选出更优秀的下一代大帝。这一切,最好是放在阳光下进行,而不是鬼蜮伎俩。”
“不过璃瑶啊,你们长宁王氏不过区区六品世家,虽然家族中还有几个颇有潜力的年轻人。可仅凭你们支持安郡王,恐怕力有不怠吧?”
“回陛下,家父甚是看好安郡王的品性与才能。”王璃瑶拱手说道,“因此,便想着略尽微薄之力。至于最后事成与否,一切还得陛下圣裁。”
当然,帝子之争最后的结果,须得由整个皇室来进行裁决。只是其中隆昌帝作为帝王以及家主,他的认可能够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在准帝子支持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往往能左右局势。
因此,王璃瑶说陛下圣裁,也没有错。
听她这么一说,隆昌帝倒是略微有了些兴趣:“安郡王与康郡王目前差距颇大,即便有你王璃瑶这个大天骄支持,也左右不了局势。莫非你们王氏还有什么奇招妙想不成?”
到了隆昌帝这种级别,并且已经年老将死之际,对绝大多数事情已经毫无兴趣了。甚至,连帝子之争他关注度都不高,毕竟以眼下局势来看,几乎是已经没有了悬念。
一件没有悬念的事情,如何能引起老年大帝的兴致?不过就是按部就班地走走流程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