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致死,在战场上出血超过20,就会手脚虚软全身无力,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无力反抗,很多时候的力竭而亡并不是真的用完了力气,而是失血过多,即便能靠意志力撑着,也会手脚虚软,给人以可乘之机。
所以战场上士兵们都非常有止血的意识,只要不是贯穿伤,都会立刻抓起一把土洒在伤口上,这是最快的止血方式。
碎土会将创口堵上,血液本就有凝固的能力,伤口若不是太大的确可以止住,但是土并不干净,里面充满了细菌,还有可能有别人的血,更有甚至里面会买有破伤风杆菌,和创口接触后士兵会被快速感染。这才是古代士兵战后死亡率高的原因,他们的止血方法就是错误的。
但是受制于环境,夏安然也想不到太多更好的办法,他当初虽然和军医研究过这方面,但是在明清时期创口止血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了,他便只是提出了包扎方面的重要性,只能隐约听到军医说过几个草料,还不记得剂量。
本来他就想抓几个动物做实验,没想到兔子就送上门来了。
还是贯穿伤。
较难愈合的伤口之一。
他燃了香作为计时,又取了竹卷做记录,随后一手按住兔腿,另一手快速拔箭,然后就在兔血溅射出来时一把撒上了一片白色细灰。
这是石灰。
石灰止血,最早是孙思邈提出的。
原因是石灰加水后呈碱性,能够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失活,起到杀菌作用,而钙离子似乎本身就有止血效果,因为现代就有用钙剂止血的做法,具体夏安然并不是医学专业自然记不太清,但是能知道这个可用就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