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若是走了,董卓定会拿他的家人下手,如今董卓堪称倒行逆施,蔡邕心中极为不安,长安的气氛愈加宁静,只是这种宁静却给了他一种在积蓄力量爆发的不妙感觉。
这次曹操派来的小兵带来的书给了蔡邕灵感,他忽然想起了这位管鲍之交。
曹操和蔡邕相识于乔玄,乔玄是灵帝年代的名臣,一生清廉。
但是他正是历史上第一个对曹操说“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的人,也是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两位帝王都撰文纪念过的一个人,这人也是蔡邕的故主。
也正是这位老人介绍了两人认识。
二人初相识,就互为知己,盖因二人喜好有极大的重合,曹操虽小了蔡邕二十多岁,但是琴、棋、书都与蔡邕水平相当,如今见曹操将他旧文一字不差默下,他自是感动不已。
苍老的手在曹操的墨书上一一点过,看着上头的一个个劝学之字,蔡邕神色暗沉。
蔡邕自知自己逃不过这一场死局,他虽是被迫,但是到底被打上了董卓的烙印,他虽死不足惜,只是到底舍不下编写到一半的汉史,还有家中那万卷藏书。
只是如今,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他的女儿,他至中年才得的独女,虽为女郎,却并不比男儿差,更是过目不忘聪慧非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