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多为表功绩,只要留下多多的空白让人填写就行,后者则全是需要零碎解决的问题,为此,夏安然的表格分了三列,一列是基础信息,二列是解决方法,三列便是事后的追查。
他还从图书馆抄书人员中挑选出了几个可靠读书人做了秘书官,负责将这些公文进行整理归纳。解决问题的登记留档,作为日后的参考,没有解决问题的再拿出来重新讨论。
这些被留档的文书,再后来被放到了一个专门的书柜,每一个被曹操任命的兖州、豫州官员,都必须看过这些书册,从中学习前辈们的经验,然后在通过专门的任职考试后才被下方地方。
根据后世史学家的统计,正因为有这个在后世看来可谓“从业资格考试”的制度,曹操治下的州郡地方官几乎可以说是全国最出色的,也因此,在升迁之路上,他们也比旁的州郡更加顺畅,一度到了后来,中央官员有五分之三均出自曹操治下。
也引来了后世对于曹操霸权的口诛笔伐。
对此,如果曹老板活到那时候大概也只会一摊手:呵呵,我手下的出人才,怪我咯?
兖州、豫州的大变样很快吸引了外来的人群定居,之前赶来的流民们也已经安定好,城内渐渐多了呜哇啼哭的婴孩,一切都生机勃勃。
既然兖豫二州的人口开始膨胀,自然有旁的州郡人口收缩了。
正是刘表,和袁术治下。
二人纠缠至今已经有近一年,此二人所在的州郡都是人口大城,就人口和土地而言,刘表略占优势。但是可能因为年纪大了,刘表失去了锐意进取之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