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国(三十七) (8 / 20)

作者:洛娜215 最后更新:2025/1/2 5:44:59
        这倒不是夏安然有心要抬高商人地位什么的,而是在如今时代,如果商贸不发达,那么百姓只能用天价去购买别的省份的特产,比如这次多亏了周瑜带来的橘子,如果不是周瑜,他们要吃到一个橘子,可能需要使用贵上数十倍的价格。

        而同时,江东百姓要吃到兖州的枣子、柿饼,也得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今,因为周瑜、孙策的这一层关系,江东沿海、淮南与兖州、豫州渐渐通过商贸串联上来,曹操为挂有周、孙两家商队开了绿灯通行,收取的商税亦是可以用低廉二字,就是为了将沿海南方的作物、粮食引入北方。

        而因为这次,夏安然因为预先知道会有干旱情况,便已通过商道用兖州产出的酱料购买了一些南方的粟米,南方粮食一年二熟,粮价较北方更加廉价,但是南方阴雨天气多,也不适合黄豆种植,所以不适合制酱,如此一进一出倒也符合夏安然的心理价位,同时,他还向那边下单采购了一些鱼干以及海产品。

        黄河鱼经过这次干旱数量一定会下降,但是长江还有沿海鱼干就完全没问题啦,而且海产品的碘含量充足,既然不能大规模采购海盐,那么买一些海产品倒是不成问题。

        至于北方汉子不喜欢鱼腥味……

        呵呵,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

        一人一碗海鲜白菜汤,谁也逃不掉。

        但是这条商道也不是一直都畅通无阻的,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物价的不均等。

        一开始南地商人带来了五铢币想要采购物品,这五铢币不是东汉五铢,而是董卓所发放的五铢币。当看到这薄薄的一片铜币的时候,兖州的商人都露出了恐惧之色,就差没说这是什么怪物了!

        然后南地商户才意识到,哎呀,兖州和豫州居然是易物换物的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