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国(二十) (3 / 9)

作者:洛娜215 最后更新:2025/1/2 5:44:59
        曹操很快就命人接手了牙粉的制造,将夏安然从药房里面解放了出来,之前被收留的无处可去的难民被拉来做了壮丁,负责在木板上钻洞做牙刷,见曹操打算批量生产,夏安然虽然不知道他是计划自己用还是卖给别人,但是还是推荐了流水线作业。

        流水线在这个时代反而比较能够保证产出货物的质量稳定性,因为大家都只负责其中一环,钻洞的就是钻洞,穿线的的就是穿线,每个步骤由专人负责一来可以使得这人熟练自己的工作,二来每一把牙刷最后的每一部分质量都是可以追溯到个人,也避免了有人躲懒。

        此时的工匠还是在一个要求全面发展的时代,就拿做牙刷来说,你要做一个工匠,你就得精通每一步,并且能够独立制作出这一把刷子,才能达到入门级。

        但是流水线操作不需要你精通每一步,你只要会你手上这一步,并且能够做精就可以了。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培训人才的难度。

        另一种程度上,也降低了这一个人才的不可替代性,这一条生产链上没有一个人是不可替代的,培训一个替代人的难度也很低,整条生产链,只需要一到二人全精通的人就足够了。

        夏安然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说道的想法,他并不知道提出这个建议后曹操虽面上不改,等他告退后却一人坐在室内想了很久。

        曹操想到的不是仅仅这一把牙刷,他想到的是更多,譬如武器的生产链,一个制弓大手一年也不过能做出十来张弓,一个最好的铁匠一天也就能打出四五枚箭矢,而且,如果将夏景熙所说的流水线铺展到别的领域呢?

        譬如,官场。

        现如今的大汉官场均为举荐制,曹操本人就是孝廉出身,做过文官,也做过武将,最后虽然造成了他文韬武略均通的结果,他却也自知自己这种情况为少数,大笔大笔的人才都是精通一面,譬如蔡邕,便是以文为长,并不善治军。

        而又譬如手下曹仁,以武为长,不善治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