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夜色的映衬之下,被打上了灯光的货物看起来更加的璀璨精致。
这一情状自然让行走过的宋人们瞧了个稀奇。
夏安然此次推出的三件货物,一件便是之前说的金属玻璃蘸水笔、一件是很久以前白锦羲才帮他打磨过的蜡烛用的走马灯,而最后一件便是蜡烛本身,准确的说是灌装了蜡烛的玻璃瓶本身。
除了蘸水笔之外,其余两件货物都是在都夏安然向着大宋的工匠们所订购的,包括橱窗外的玻璃,他特地挑了颜色浅又透光率高的玻璃,其价格不菲,而且为了安全因素以及手工玻璃的制作极限,采取的绝非现代整个橱窗的方式,而是用了在木柜台外头镶嵌玻璃的方法。
这一整套装备被藏在了墙面后面,从外头看过来便是凭空被点亮的一个格子。
方才猛然间被点亮也是因为玻璃罩子外头其实还有木抽排,这也是为了保护玻璃。如今能够做出的平面玻璃不过麒麟瓜那么大,无论是硬度还是大小都不能满足夏安然的需求,他个人的想法起码要做一个鱼缸那么大的平面玻璃,最后在研究了制作工艺后只能妥协。
后来他受到华夏园林“以小见大”概念的启发,干脆就将外形做成了收藏柜的模式,如今也就是因为夜间看不清,若是白天远远看来的话就是一个放着精致货物的珍宝架。
大气不足,却精巧有余。
在此时自然没有打光灯这个设备,照射在这三样货物上的灯光,其实是夏安然通过铜镜和灯辉的折射做到的,在客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这一处橱柜的内侧放了好几盏油灯还有各种精密布置。
在夜间猛然间一亮灯,效果着实惊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