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虑到它哪怕是核动力版本,在大气层内的巡航速度都只有5800公里的时速,也算是顺利通过了风洞测试,可以开始机体制造的准备了。
就跟之前的精卫直升机一样,到了现在相关的板材都已经完成了切割,进入了加工组装阶段。
陈神也跟负责飞船本体技术的唐华聪来到了现场,组装现场看起来颇为空旷,也就跟一些大型特种车辆的组装线差不多,完全不像是一艘宇宙飞船的组装现场。
虽然这里组装的只是宇宙飞船的外壳。
长长的生产线上,一块块大大小小的板材被工作们放入机器之中,然后被加工成特定的形状,然后被送去进行检测……
哪怕只是一艘长宽不到二十米的小型飞船,藏羚羊号外壳上面的做工仍然极其复杂,如果没有系统的资料,光这个外壳的部分就值得开个课题研究个三五年,然后才有可能选出最好的方案。
现场看着飞船外壳的板材加工,陈神还掏出一块平板看起了被选中的等离子反应器管理方案。
这套方案里面使用的反应器总共有十个立方的体积。
跟核动力版本不同,等离子版本藏羚羊号到底是换了一个能源,连带着的反应自然不会只是电视遥控器换一双电池那么小。
这会给机身重量、机体内部空间布局等等都带来极大的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