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值的热电材料虽然已经接近地热发电的效率,但是它根本就带不动藏羚羊号。
因为藏羚羊号反应堆设计的功率是20万千瓦,也就是说全功率运作的情况下,每小时发电量约为20万度。
如果不使用系统提供的技术,想要在藏羚羊号这十几米的尺寸里用热电材料发电二十万度,根本就不可能。
而系统使用的技术也十分有这个电影世界的特色,因为这种新的热电材料大量使用了纳米技术,这与推进器上面的技术体系是相吻合的。
以至于陈神有时候会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么一个电影世界,还是说系统只是一个细节怪?
总而言之温差发电的效率,取决于热电材料三个方面的能力,即材料在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产生电动势的能力、材料导电的能力、材料导热的能力。
前两者越高越好,最后一个导热能力则越低越好,因为如果材料导热能力良好的话,那材料两端的温差就会迅速消失,没有了温差,那温差发电自然也就没法发电了。
只不过这三个能力之间的三角关系复杂,往往提升一个,就会降低另外一个或者两个,比如提高材料的电动势,就会降低其电导率。
这也是之前研究了那么多年,热电材料ZT值一直过不了3的原因之一。
而系统的技术则是在纳米线和纳米复合热电材料上面下功夫。
纳米线结构具有强大的量子限制效应和声子散射,可以降低主要影响导热能力的声子热导率,进而让材料的热电性能得到增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