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书还年轻,此次虽然犯了以下犯上的忌讳,但所为是为大义,对他的个人能力和品德,皇帝还是很信任的,他想培养他。
老唐大人察觉到皇帝惜才的意思,顿了顿后道:“陛下不如问一问杨县令。”
他道:“夏州的怨恨其实很好解,罪魁祸首本是牛家,只要稍作引导就可以,在这件事上,民间舆情并不是很难引导。而且杨县令对夏州事物熟悉,这四个月来也一直是他代理刺史之责,所以臣以为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魏知也道:“陛下不如问一问他,他若愿意,历练这一番,将来所得不会比去江南一带更少的。夏州虽荒凉,却在丰州之下,为东西南北最要紧的关卡,并不会屈了杨和书的才华。”
他知道,皇帝之前想把杨和书调往江南,通过他的手料理一下各世家留在江南的尾巴,那里私盐泛滥,同样不好管理。
可魏知同样觉得此时杨和书更适合夏州。
第2100章透露
皇帝就询问了杨和书的意见。
杨和书当即就请求留在夏州,他表示自己此次回京都没有带家眷,就是因为放心不下夏州的一众事物。
皇帝便叹息一声,让杨和书出宫,然后傍晚便下旨申饬杨和书以下犯上,软禁上官的行为,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
但吏部那边却在准备他升任夏州刺史的文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