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亲朋换一些新稻谷,一斤换五六斤,再把换回来的稻谷卖出去就是。
不行还能交给白老爷。
县令可管不到白老爷身上,听说白老爷已经挑好了新稻种往外卖,价格是一般稻种的两倍还多呢,特别赚钱。
户部下来的官员联合绵州刺史府一起去七里村收购新稻种。
周家这边的新稻谷都是按照谷价的正常价格收购,其他村民家则由他们谈去。
不过有白老爷在,朝廷要和白老爷收购新稻种,不会太亏待对方,白老爷也不好太占亲家便宜,所以这里进行得还算顺利。
谷种被送到绵州库房,然后便开始计算各县需要分发的稻种……
罗江县县令在这一件事上虽能参与,却不太有话语权,他回到县衙时肠子都悔死了。
“当初周立重提议播种新稻种时我就应该同意的。”
师爷和县丞也懊悔不已,“县令,只能看来年了,第一批新稻种毕竟是在七里村种的,那里的农户肯定留有不少新稻种,明年我们县播种新稻种的面积肯定在其他县之上,这也是一个政绩。”
县令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