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不能不拿来,总不能别的孩子有吃的,自家孩子就饿着肚子吧?
而且在大人的眼中,读书是很费力气,很费脑的,不仅在学堂里要吃乾的,在家的一顿早食也得吃乾的才行,不然到了学堂肚子一饿,哪里还听得进先生讲课?
所以凡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一天至少要给孩子吃两顿乾的。
而一顿乾的,化了粥或面片汤,起码够一个人一天三顿的量了。
七里村及附近的这两三个村子并不多富裕,愿意送孩子来学堂读书的多是家里富裕一些的富农。
前提还是庄先生要的束脩本就不多,家里供一个孩子一日三餐的吃乾没问题。
但这一番天灾下来,各个家里的存粮都不多了。
所以学生们家长私下一商量,这才选择这时候找上门来和庄先生辞学。
庄先生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先生,自然知道他们现在的艰难,所以挽留一番,甚至表示愿意减免束脩,见他们依然坚持后便也只能同意放学生离开了。
虽然已经决定让他们辞学,但庄先生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在考试过后,他将这些学生一个一个的叫到隔壁小院里单独谈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