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小太监便把两个锦墩放到了朱慈煊和文安之的面前。
待二人坐定后,朱由榔感慨道:“克湖广、平江西,光复南京,朕也没想到一年的时间可以做这么多事。思来想去,也只能用大明气数未尽,得上天庇佑来解释了。”
这里没有外人,朱由榔便是有什么说什么。
“太子,朕听说你在蜀中监国时和庆阳王闹了一些不愉快,可有此事?”
朱由榔还是觉得该敲打敲打一下朱慈煊,不然若是任由他任性发展,难保不成为下一个万历。
做皇帝是不能任性的,或者说不能毫无节制的任性。
庆阳王是如今大明重臣,朱慈煊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虽然占着储君之位,也不能听不进意见,不给庆阳王面子。
“父皇,是儿臣的错。”
朱慈煊之前已经想好,不管父皇怎么说,他都顺着父皇的话应着。
“是汉中那边的清军屡屡挑衅,儿臣气不过便想着派庆阳王去攻打,若是顺利说不准还能收复汉中。”
朱慈煊解释道:“现在想想,儿臣实在是太冒进了。整个四川留守的军队加在一起都不足五万,能够守住已经不容易了。若是轻敌冒进被东虏利用,很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为这事儿臣还责怪了庆阳王,想想真的是不应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