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4章 赴约灰影 熟人相遇 (2 / 6)

作者:西关钛金 最后更新:2024/8/28 15:23:50
        所以不用猜也知道,古代对待科举更加的疯狂,十年寒窗苦不说...古代也有人想要走捷径,所以就出现了打题的人,这打题的人,其实就是猜出题人心思的人。

        古时候是做文章,谁都知道,如果可以早早的弄到题目,那么做出的文章一定会更好一些,顺治15年1658的殿试在瀛台由顺治帝亲试,题目是《瀛台赋》。

        常熟的陈宿源,是前明老秀才陈式的儿子,陈式曾经作过一篇《燕都赋》,自认为是得意之作,叫陈宿源从小熟背。这次阴差阳错碰上了,陈宿源把老爸的《燕都赋》略将修改,顷刻而就。顺治帝一看,连声叫好,钦定为第二名。

        如果可以打对题目,再自己做一篇,或者找人当枪手做一篇,那么成为进士的可能性很大。

        这些打题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学究,经历过多次的科考,宋朝有个读书人王应麟,博学多才,一次看到杭州官府给皇宫进贡野蚕茧及丝绵纱绢,就跟同学们说:“今年会试万一以此命题,我们作文中间将如何铺叙?”

        同学们都被问呆了,相顾无语。于是,王应麟先拟一联:“缫丝纤纩,无惭禹贡之征;冰素方空,不数齐官之献。”丝绵纱绢,四物皆备,同学们无不叹服。

        李世民就被打题的人猜中过一次,所以以后李世民知道有打题人的存在,就不再自己出题,会让两位甚至是三位的主考官一起出题。

        这样打题的人,就会很难猜中题目。

        就在李佑和房遗直在马车中说着朝中最近一段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外面的马车也开始了前进了,这次薛仁贵为了保护李佑。

        直接出动了自己的一营,而直接保护李佑的当然是秦勇的如归连。

        由薛仁贵的一营打头阵,如归连则是贴身保护,出了长安城之后,二十里的路程大概走了约半个时辰,等来到桃花潭之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