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欺软怕硬的小丑,就跟你--咳!”
阿蓝黛娃提到东洋人时,语气中满是不屑、讥讽。
就像她的国家,在跟东洋的外交、领土冲突中,从来都是用相当霸道的态度那样。
这是俄罗斯人从近百年的双方冲突中,俄罗斯上到总统,下到贩夫走卒,总结出的结论:那个国家,你越是把他们当人,他们就会把你当鸟;当你把他们当鸟时,他们就会把你当人看了。
事实证明俄方从前苏时代起,就制订的这个对东洋态度,有多么的准确。
二战结束,东洋投降后,同是战胜国的华夏、前苏,负责接受了大约近三百万的东洋投降士兵。
华夏本着礼仪之邦的大国风度,对两百多万东洋战俘算是好吃好喝伺候了,在遣返他们东归时,还敲锣打鼓放鞭炮,当局某人更是对他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送讲话,不计前嫌把他们当做日后友好相处的邻邦。
那些东洋战俘在回国时,都是痛哭流涕,满脸改过作新的感激、悔悟,仿佛他们真被以仁慈为怀的华夏给感动了,发誓有生之年,要把华夏当做老子来孝敬。
但结果呢?
这批历经过二战战火洗礼、有着相当高的军事素质、眼光的东洋军人,在回国后却成了东洋军方构成的主要部分,更是叫嚣着华夏不足惧,完全可以枕戈待旦,再次入侵,发展为他们的殖民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