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春亭能力强也很有责任心,可是户部是个很耗心力体力的人。在云擎跟玉熙退下去的第二年,他就病倒了。在玉熙的建议下,启浩将陈然调回京城任户部尚书。
“若是以后水军能克住海盗,开通海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是担心水军无用到时候海盗猖獗,最后不仅百姓遭罪也会增加朝廷的负担。不过皇帝是个明主,只要皇帝在位他的担心就不会存在。至于将来,将来的事将来再说了,管好当下。
启浩点了下头说道:“既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太上皇跟太后肯定会答应的。”
这话陈然跟韩建明都相信。只是,陈然觉得还是等两人回来明确表态,这样更好。
韩建明看了一眼陈然,然后表示赞同。
启浩也不介意,主要是云擎跟玉熙对他一直都是无保留地付出。历朝历代,这太子大部分都是经了腥风血雨才当上皇帝的。可他,却一直顺顺利利的:“这事晚些时候再议。”他知道自己对文武百官的掌控力远不如云擎跟玉熙,所以慢慢地在提拔自己的人。只是这不表示,遇见事就得问询问玉熙跟云擎。不是忌讳什么,而是他不想再让云擎跟玉熙再为这些事操劳。
也是登基以后,启浩明白为何以前的皇帝上位就开始大清洗。不清洗不行,朝臣都不听你的,你不将他们干掉那就得沦为傀儡了。他倒没出现这种现象,只是老臣没有自己提拔上来的人用得顺手。
其实云擎跟玉熙很早就放权,只是那时候启浩并没有提拔重用自己的人。虽然他知道云擎跟玉熙不在乎他用自己的人,但这样急慌慌安插自己的人进朝堂,显得他有些迫不及待似的。反正这皇位跟天下迟早是他的,多等几年也无妨,没必要做这些小动作。基于这个考虑,登基以后,那些身居要职的重臣他一个都没动。退下去的,都是自己身体有问题胜任不了。
韩建明跟陈然点了下头。
两个月后,宗思源上折子说当地的百姓都得到妥善的案子。
其实天灾人祸之中,水灾最严重,火灾其次,地动造成的后果最轻。像水灾,家里的东西冲走泡烂就不说,地里的庄稼也毁于一旦了。而地动,家里的东西以及地里的庄稼也都是好的。当地官府灾后工作处理到位,钦差到得积食,所以并没有发生瘟疫暴乱等恶性事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