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热气球上使用的能源也并非是沈墨早就掌握的蒸馏汽油工艺制造出来的汽柴油,而是液化石油气。
这些液化石油气,其实是在用原油加温蒸馏汽油和柴油的时候,产生的副产品。
实际上它里面主要的成分,就是高含量的甲烷和丙烷。
其实收集甲烷和丙烷这样的可燃气体,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最难的就是让它液化。这种的工艺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将它在高压状态下充入压力钢瓶就可以了。
所以接下来的这一步,就涉及到了整个热气球上最难以突破的一个技术壁垒——压力容器!
液化石油气在压力下变成液态的时候,可以使得它的体积减小到原来的二百五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它在常压下再度汽化之后,就可以变成液态体积乘以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
这些液化气产生的热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汽油和柴油,甚至达到了汽油的1.3到1.5倍之多。
至于使用它的时候也非常简单,只要将它从压力容器里,通过一个可调控的喷嘴释放出来,然后用始终喷发出火焰的煤油灯喷嘴将它点燃就行。
所以真正困难的其实就是压力容器,要说到这东西的制作有多难……那真是让沈墨苦恼得头发都要薅光了。
其实制作这样的压力容器,如果要是放在后世,哪怕就是一个区级的小厂都可以胜任,但是什么却偏偏不行。
因为沈墨的电力研发还在初级阶段,甚至远远不到能驱动一个电焊机的程度。
若是没有了金属焊接,那压力容器的制造,可就费了老鼻子劲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