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除了蒙古族以外,汉族百姓剩下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还是被沈墨聚集起来迁往了内陆。
因为这桓州被蒙古人统治了二十年之久,谁都难保这里的汉族百姓中,没有蒙古政权的死硬支持者。
所以沈墨为了避免这处军事要地被渗透,他索性将桓州城里不多的百姓全都用各种方法北驱或者南迁,使得桓州变成了一座空城。
之后的沈墨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将整座桓州城拆毁,并在此地的滦河边上修建一座大型军事要塞。
……
滦河在桓州上游的这一段,被当地人称作闪电河,所以沈墨也顺理成章的将这座要塞命名为雷霆要塞。
这个计划沈墨已经绸缪许久了,所以当他来到这里时,这座要塞的修建工作已经开始进入了实质阶段。
在闪电河的这一段水量丰富,在春夏秋三季全都可以供渡船航行。不过由于它地处燕山山脉以北,所以它在冬季是处于封冻状态的。那时候想开船过来,就需要破冰船在在河上开路才行。
在沈墨到达桓州之前,雷霆要塞的选址工作实际上已经完成,它就预备建在闪电河以南的一处高坡上。
要塞选择的地势比较高,可以避免蒙古人用他们一贯打不下来就用水淹的伎俩。而这个位置靠近闪电河,也可以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利用这条河进行运输补给。
这座要塞从诞生之初,就像是一把刺刀插进了敌军的腹地,他们几乎天生就是用来被敌军包围的。所以陆路上的交通运输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反而河道运输成为了它补给线的大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