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么做生意,您还能赚到钱吗?不比别人的成本要高上大一截儿?”
“所以说,你就算不过来这个账!”就见这时的赵大智洋洋得意地说道:
“当我这么干的时候,别人一副手套能赚两文钱,我十副手套才赚上一文,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言。”
“可是这一来二去,几年之后通州军的军需采购单子,却在我赵某手里越来越多,毕竟咱的货质量好啊!”
只见赵大智眉飞色舞地说道:“所以几年过后,一提到皮手套棉手套的供应商,我赵大智便是首屈一指!”
“到了这时候,全军一年二三十万双手套的单子下来。即便是十双手套才赚上一文钱,我也赚大钱了老弟!”
“……哦!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单启东不由得连连点头,显然是被这个赵大官人赚钱的手段深深折服了。
但是实际上,此刻单启东的心里却在暗暗地吃惊。他作为一个前任工部官员,对朝廷采购军需这里边的猫儿腻,谁还能了解得比他清楚?
在大宋朝廷里,但凡要从民间采购什么军需品,那必定是银子一拨下来,就只剩下了总款项的七成。
因为其中的三成,都被负责拨款的官员给截留了下来,填进了自己的私囊。
你还别不高兴,如果你要不同意给他,你就连一分的拨款你都拿不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