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历史书上的说法,在夏朝以前都是当政者见到德行厚重之人,才决定禅让天下的。这种情况还被后世传为美谈,也不知多少人,书上说的他们就信了。”姜俞馨随即答道:
“可是在西晋咸宁五年的时候,在汲郡的战国时魏墓中发现了一本书,被命名为《竹书记年》上面写的是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的史事。”
“这本书逃过了秦火,面世之后,大家才知道《史记》上所记载的战国时以前的事,有很多都是错的。
“在这些竹简里说到禅让的时说: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沈墨听到这里,笑着点了点头道:”这里边没德行什么事儿,倒像是有人命案子……”
“没错!”姜俞馨随即点了点头道:
“而且《山海经》上也记载说:“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这里边把舜帝的儿子丹朱称为帝,显然是有所指的。”
韩非子也在《说疑》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就连荀子也在《正论》中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时的沈墨向着姜俞馨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