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西亚,你其实并不是梭罗尼克。你从最开始,就是一位女孩子……或者说,你是以‘梭罗尼克’为祭品、制造出的‘英格丽德的偶像’。”
这正是“偶像学派”最原始的定义。
所谓……泥偶石像。
人为的赋予某些象征物以特定的意义,希望它能够借由“相似律”和“触染律”而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
最典型的,就是祈雨用的“偶像”。
天朝古代最流行的法术就是祈雨法术。通常来说,他们会先用泥或者木头塑造龙王爷的像,并举行复杂的祈雨仪式。但如果祈雨失败的次数太多,他们就会愤怒的鞭打、斥喝、套上锁链,甚至推倒拆毁龙王爷的“偶像”。实在不行就再换一个。
而在日本也有类似的紧急手段。如果祈雨法术实在无效了太多次,愤怒的村民就会将当地供奉在神社的神明,拖出来丢到稻田里。
欧洲的意大利人,也曾用试图使用圣徒的“偶像”来祈雨,并在失败后将圣像丢进水池中、或是被逐出它们所守护的教区。利卡塔港的教众,还曾在干旱时将圣人除去衣物、套上脚镣和锁链、甚至打它们的耳光来威胁“必须立刻下雨”。
这种手段在世界各地都有——凡是在已经兴起石塑技术、却仍旧蒙昧的过渡中,都有类似的传统。
这些“偶像”当然不具有祈雨的神力。但人们强制赋予了他们这种概念——并将他们视为活物,来进行膜拜、控制或是威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