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那就好……好啰,时间不早了,我要出发啰,等我的好消息呐。”
“区叔叔一路顺风,祝你马到功成,路上一切交代大为好罗。”
“嗯……”
欧老板坐上邓大为的吉普在前面带路,老六和麦子则安排在压后的一台中巴上,跟在长长的军货车队后,摆着长龙向西面驶去,所有军货都没有车牌,只有一个数字编号,从一编到十五号。其中,只有老六前面这台十五号,堆放着帐篷和食水等物资,其他的都是昨晚那一车车的军事装备。十五台军货加上邓大为的吉普和老六坐的这台破中巴,浩浩荡荡在路上颠簸了整整三天,沿途荒无人烟。晚上住帐篷、扎军营,老六像回到部队生活时代,感觉分外亲切。
欧老板年纪虽大,但身骨子却很硬朗,路上并不显得劳累,晚上还和那些军人唱唱歌,搞搞气氛: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展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夕阳余光之下,一曲《打靶归来》,尽扫旅途中的沉闷,那情境,让老六快乐无比,那种无忧无虑感觉又再次得到体现。
三天后的一个中午,车队驶进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真的很小,稀稀拉拉的就几十幢石屋子,军货整齐地停在小路两旁的空地上。村里有人出来带路,老六和麦子跟着军货的司机们,浩浩荡荡三十多人走进其中一家石屋,喝着当地的马奶茶,热腾腾的夹杂着奶骚味,感觉倍精神。主人家特热情,还捧出当地的牛肉干呀、葡萄干呀一大堆特产,大伙边吃边聊天,悠闲地等待上级的命令。屋外可以看到,很多村民模样的人,爬上军货,手拿清单,打开箱子抽检着,忙得不亦乐乎。
欧老板和邓大为却不在这屋子,他们跟着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妇女,走进对面一家石屋,想必在是那边谈正事。大约一个多小时后,邓大为过来这边招呼老六和麦子,一同过去欧老板所在的石屋。
石屋内除了欧老板,还有两个服装奇异,红须绿眼的外国人,这两个红毛鬼不但会说中国话,而且是很正宗的国语,说得虽然有点慢,但字正腔圆。
看到邓大为带着麦子和老六进来,欧老板简单地互相介绍:“麦子、保国,我得力助手……这两位是骆将军和古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