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教导不教导的,当婆母的在把人迎过门自会立立规矩,教导一番的,这十里八乡的庄户人家都是这规矩。
脾气秉性先撇开,人给先娶进门再说。
这也主要是因着庄户人家要娶个媳妇不容易,但听陈氏的意思却不是,他们家挑着呢。
庄户人家娶媳妇不容易那是因着银子不趁手,娶不上,娶不起,宁家不同,别看宁父这个秀才公没有官身,但也是有正经活计的,私塾当差,书馆抄写,科举做保,甚至宁家名下的田产也都免了那苛捐杂税,挂在宁家名下的人家每年给宁家送几担粮食就尽够他们嚼用了,宁家不差钱。
七婶子跟宁家二媳妇唐家有亲,更知道宁家还在镇上置了一个铺面。
七婶子身子顿时矮了半截儿,再也没有先前的巧言能语了,她问着陈氏的意思:“那、那依你的意思是?”
七婶子觉得按陈氏这态度,这桩婚事多半是黄了。
陈氏抿了抿儿,喝口水润了润才道:“庄户人家娇养闺女,怕也只有那等模样当真不错的了,可是指着长大后嫁给好人家的。”
陈氏抬抬眼皮,仿若对之前相看人家打的主意一清二楚。
她说话客气,也没直接说这哪里是娇养,分明是拿闺女往大户人家送,指着当妾的呢。
镇上的普通人家娶媳妇,那也不会娶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