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重用宦官的习惯,实际上是从朱棣开始的。
而在朱元璋时期,他接受前朝教训,严厉禁止后宫干政。
并且把这一条,写进了‘皇明祖训’之中。
不过朱棣是逆子啊,违背了他老子的意愿,起兵抢了他侄子的皇位。
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他专门和朱元璋留下的制度对着干。
从那之后,大明的太监们,就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其中最为出彩的,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和了。
不过从郑和之后,就好像没什么出彩的宦官。出名的倒是不少,可惜大都是恶名。
像是鼓动土木堡的王振,被拍成电影原型的汪直,凌迟三千三百刀的刘瑾等等。当然了,还有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太监都是让人不齿的混蛋,可某些被文人们歌颂的太监,也并非是什么好东西。
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有利于那些大头巾,所以人家才为他们扬名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