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度量衡,需要有一个标杆。
王霄穿越而来,可没带卷尺。那就干脆用自己走一步的距离来做确定。
定什么名字无所谓,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习惯。
真正重要的是,王霄直接将现在大秦用的十六进制改成了十进制。
成语说的半斤八两,用十六进制来说就是一模一样的重量。
至于为什么用复杂的十六进制,那是因为古代称量器械简陋的很,像是秤杆上标刻度,通常都是用绳子对折,四次之后就是十六等分。这样就很简单方面,而十等分的话,必须要专用的器械才行。
重量上也是如此,像是标准一两的重量,可以用天平称同样一两的东西,然后两者都移到一侧就能称二两货。
然后以此称四两,称八两,称十六两。
总之十六进制可以乘以二除以二,很简单的工具就行,但十进制的工具要求就高了。
说到底,还是生产物资的匮乏导致选择简单方便的方式。
王霄不但改了长度,也改了重量。核心原则就是简单易懂,方便好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