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之所以打败,他是败在了战略上。
尤其是主动找秦国和谈这件事情,断绝了外交上的援助,算是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秦国上下一心要打死赵国,而赵国却是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
战略上的成败,一望可知。
秦王和白起都很清楚,赵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主动发起攻击。
那接下来的诱敌深入然后包围聚而歼之,就是很正常的战术操作,尤其是在太行山这种地形之下。
所以说,当赵括带着赵兵出战的时候,除非是王霄附体,否则的话无论他的能力再牛逼,也是只有一个下场。
司马迁说赵军被坑杀四十五万,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应该是两年死战下来,赵国的总体损失。
毕竟秦国也损失惨重,尤其是赵括被围之后,数十万赵军多次拼死突围。这种情况下的突围,损失必然非常惨烈。
而且赵军之中,实际上也是有一部分是韩国人...是上党郡的那些韩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