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晋地都拒绝执行皇帝的圣旨,然后就陷入了一种左右不靠的尴尬境地。
大明也不管他们,只是接送那些从晋地逃亡去北直隶的人。
李自成那边得知晋地叛乱,自然不可能再重新收纳他们。
一时之间,晋地反倒是成了没人要的不管之地。
各处府县都是由当地士绅组建的民团把控,形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割据藩镇。
崇祯下令征收练饷,并且允许各地士绅自行组建地方武装,正是导致明末乱世的根源所在。
至于各地官府,大明朝廷是流官制度,本地人不允许在本地为官。
所以各地官府都是外地人,失去了朝廷大义之后,面对当地士绅毫无应对的办法。
要么就是弃官回家,要么就是奔走京师长安,实在不行那就和当地士绅合流。
这种畸形的古怪环境,却是在大明不管不问,李自成考虑留着这里作为缓冲带的关系,反而在乱世之中出现了难得的安宁。
再加上这两年天灾逐渐减弱,晋地百姓至少能吃上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