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局势,对赵氏已经有几分不利,首先是宋国那边遣使来致歉,说是执政乐溷归国途中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吃错了东西,突然染病,南子也身体不适无法出面理政。一时间宋国的权力开始出现空白,国内不稳,无法发兵支援赵氏。
这就意味着,郑国从宋的牵制中苏醒过来,开始进攻韩氏和赵氏,展现出他们惊人的作战能力。
对此,赵无恤已经迅速派医者去宋国,这时候乐氏家主千万不能倒下。同时,他也不得不在河内留下部分军队,以防郑国人铤而走险,渡河北上。
其次,燕、中山的相互攻伐给整个合纵同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少了两支生力军,便打破了东线的既定计划。河间郡的兵卒调去牵制齐人,东阳郡和代郡的兵力也有部分西调,这两头疯狗相互撕咬,赵无恤暂时是控制不住了。
最后,是最迫在眉睫的,秦国和魏氏一路高歌猛进,他们已经占领了许多韩氏的河东城邑,进驻各城,从河西调过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下一步,大概就是围攻新绛了。
一时间,晋国内部的反赵势力已经蠢蠢欲动起来,知、范、中行的余党们,他们从阴暗的角落里涌出,散发对赵无恤的不满,传播恐慌和不安。
在这种情形下,赵无恤毅然做出了决定。
“无论如何,西线之战决定了胜负走向,不容动摇。”
……
用示形的办法欺骗敌人,诱使其暴露企图,而自己不露形迹,使敌人捉摸不定,就能够做到自己兵力集中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我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便能做到以众击寡……
这是孙子兵法中的“虚实”,真正的战略大师,打的都是以多欺少的仗,赵无恤这次也不例外,对外张扬的是要同时对东西作战,一起消灭齐秦,实际上,太行以东的军队在结束春耕后就尽数西调,从太行山的各个隘口来到山西,为赵无恤的西线总攻做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