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了一圈后,一直主张直接吞并魏氏,甚至曾请赵无恤自立一国的石乞绕过来问道:“此番以后,主君打算如何,一路赈济到绛、曲沃,然后再秋毫无犯地退出来,让魏氏感恩戴德?恕臣直言,若是将粮食用在兵卒上,从太原、长子、上郡集结三军直入河东,如今早就打到安邑,灭亡魏氏了!”
赵无恤笑道:“你这番见解,和秦穆公将救晋饥时,邳豹的想法一样。”
石乞对秦晋的这段恩怨并不熟悉,有些不解,子夏便在旁解释道:“那是晋惠公四年,晋国饥荒,乞籴于秦国。秦穆公召见百里奚和邳豹,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豹则说‘不如伐之’。”
接下来的事情石乞也清楚,他当即说道:“结果证明百里奚错了,邳豹对了,晋惠公不记秦国的恩情,却图谋进攻秦国,结果还不是打了一场韩原之战,秦穆公的这番作为白费苦心,反倒为天下人所耻笑。”
子夏反唇相讥:“不然,其君是恶,其民何罪?比起调兵攻魏引发内战,主君赈济汾水中流的魏氏各县,实乃大仁大义,君不见百姓已经归心了么?”
还不等石乞说“百姓归心又有何用”,赵无恤便制止了他们的争论。
“汝二人的意见我都清楚了,如今吕城已接受赈灾,南方各县也不能拉下,立刻让兵卒准备南行,一边带着饥民归乡,一边继续向南推进,一直到平阳为止。”
石乞眼前一亮:“倘若有人阻挡如何是好?”
“谁阻挡,谁就是首祸者,尽可以剿灭之,以赵军的数量和势实力,对付区区守卒应该不在话下,何况,还有如此多的饥民带路。”
吕、彘、杨这数县之地,与魏氏的河东本部隔着韩氏的平阳,在地理上是分离的,纵然发生什么也很难得到照应,赵无恤这是打算先撷取这片土地的实际控制权。
对于饥肠辘辘的底层百姓而言,对国,对君的忠臣是遥远到天边的东西,他们的准则是,有粮便是主君!若能先得数万百姓的拥戴,那他们所在的土地,自然也能在事实上纳入囊中。
无恤可不是白白帮魏氏赈济百姓的,这数县之地紧邻太原,是南下河东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他必须控制此地,才能将主动权抓在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