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司寇这次要弹什么?”
赵无恤偏头望着河对岸密密麻麻的三桓大军,说道:“就奏一曲《江汉》罢……”
不待周围数人有所反应,赵无恤便按照方才孔子的指点,手重重拨弄,一曲《江汉》潺潺响起。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曾几何时,三十而立的孔子跟着师襄学乐,在弹奏那曲费事数月来领会的《文王操》时,他一闭眼,就能顺着乐曲感受到作曲者的形象:他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一心要感化四方,心胸宽大能包容天下,他莫非就是周文王?
现如今,随着一曲《江汉》在济水上的中翼响起,孔子又看到了类似的情形。
他眼里的青年君子自信而坚定,他的技艺比上一曲娴熟多了,手下的瑟弦仿佛变成了武夫的兵戈,变成了骑士的马鞭。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心声:武者,戡乱,保大,安民,和财者也,他的志向正是“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但孔丘也顾不上赞赏这志向,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他本以为赵无恤是想乖顺地在鲁国慢慢苦熬,或者找机会回晋国继承赵氏,那样的话,二十年后他或许能当个新卿。但现在看来,当说出那句话时,赵无恤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鲁国取三桓而代之了!
所以最终,孔丘在乐曲里只听到了两个字。
野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