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蒯聩的亲信也曾忧心忡忡地说,他这是与父亲作对,在道义上落了下风。而且除了赵氏、鲁国、宋国、曹国外,天子和晋齐都绝不会承认他的合法性,楚丘卫侯政权前途堪忧。
这时候蒯聩的心态已经变了,谁不让他当国君,他就会跟谁急。合法不合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当年晋国的曲沃一系还不是被全天下敌视围攻,最后一样成功取代了晋侯,篡位为君。与之相比,蒯聩觉得自己还是有理有据的,卫国在连年战火里,已经滑落到灭亡的边缘,是时候有人站出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了!
“和当年卫文公在这里重建卫国一样,孤也会让卫国复兴!”
蒯聩一时间志得意满,称孤道寡起来,直到他的目光越过那些三叩九拜的卫国大夫,看见殿堂侧方那群人,这才猛地清醒过来。
赵无恤作为“外臣”,此时正戴着远游冠,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看,他身后的那些家臣将吏也仅仅是朝蒯聩拱手,浑然没把他当回事。
……
赵无恤的确没把蒯聩当回事,这已经不是他扶持的第一个国君了,去年年底,图谋投靠齐国的薛国被盗跖带着鲁、宋的军队包围。薛人大恐,便杀了其君薛伯比,迎接城外的公子夷为君,薛国遂定,鲁国那些心怀叵测的大夫和泗上诸侯们顿时老实起来,赵无恤这是在告诉他:我虽然不在曲阜,却离洙泗不远。
有了薛国的例子在先,赵无恤如今着手建立楚丘伪卫政权,也颇为得心应手。
“卫国太子并无人君之状啊……”项橐跟在赵无恤身边,旁观了整个过程,只觉得乏味得让人打瞌睡,而且他也挺瞧不起蒯聩的,被异国卿大夫扶持的国君,想想就知道肯定是傀儡。
“能听话便好。”无恤言罢,带着众人朝蒯聩祝贺,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