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5章 石渠 (3 / 4)

作者:七月新番 最后更新:2025/7/21 20:40:23
        引他们入内的小吏笑着解释道:“较为珍贵的原本,基本都放置在第二、第三层楼,想上去,需要几位‘临漳先生’准许,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典籍,若想观看甚至得上卿首肯才行!”

        子夏点了点头,且不论这种规定是不是必要,但光是这种对于知识的重视程度,就让他心里很舒服……

        不过也不用上二、三层楼了,光是第一层,一路看过去,子夏心中便慢慢变得激动起来。

        这里的书,也太多了罢!

        宽阔的空间里整齐排列着不知多少书架,书架按照科目和年代分类排列,上面陈列着子夏能想到的所有书籍,高低不一地依偎在一处。《诗》《书》《律》《乐》《春秋》,应有尽有,它们成千、上万。就像无数年间的无数先王贤士,正默默注视注视着他。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石渠阁第一层,全部都是纸书!

        纸张,这无疑是赵氏对天下求学士人最大的恩荣,在鲁国,随着公输班研制的新方法,纸张渐渐从奢侈品变为日常用品,并在政策的倾斜下,以迅猛的速度取代帛书,也把竹简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制作竹简的匠人纷纷改行,去干起伐木沤竹的活计。

        如今这股风尚又吹进了晋国,吹进了临漳。本来在温县,已经有专门将竹简上内容抄录到纸张上的笔吏。然而在石渠阁,让人诧异的是,一卷又一卷书籍从一外面不断被搬出来,上面还带着油墨的刺鼻气味,上面的字很古板,不像是写出来,而是一个模子里刻画出来的……

        “光靠抄书的吏,是无法将竹简、帛书复录这么多的,莫非石渠阁有什么能量产书籍的妙招?”

        子夏心中有疑惑,但这应该属于赵氏和石渠阁不足为人道之的秘密了,至少还未对外公开。反正有了那位巧夺天工的鲁班以后,晋鲁的新鲜玩意越来越多,在军中,赵氏有能发石百斤的工程利器,在民间,有伞、风筝,还有能水力驱动的石磨、水车,以水力发动,不用人畜自行运转,效率胜过往昔十倍……

        所以就算鲁班又造出了什么能日产书籍千卷的新器械,子夏也觉得不足为奇,反而会为之欣喜,感觉自己生在了好时代。因为他听过父辈的往事,光光卜学一门,想要寻找一卷竹书来研习,难于上青天,所以多半是家族传授,自己能从弱冠之年就接受比父辈更多的知识,多亏了赵卿和鲁班发明纸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2. [历史军事]农家小福女 [列表]
  3.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4. [架空历史]大明军工帝国 [列表]
  5.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6. [历史军事]南明第一狠人 [列表]
  7.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8. [穿越小说]李佑的大唐 [列表]
  9.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0. [秦汉三国]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列表]
  11. [架空历史]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列表]
  12.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13.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14.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15. [历史军事]电影黑科技 [列表]
  16. [历史军事]春秋我为王 [列表]
  17. [历史军事]南宋第一卧底 [列表]
  18. [历史军事]诸天大佬(穿越) [列表]
  19.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20.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