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78章 鸠占鹊巢 (1 / 3)

作者:七月新番 最后更新:2025/7/21 20:40:23
        “距离陈氏败亡,陈恒遁海而逃,已经过去整整七年了。”

        在孙武面前说起这事,赵无恤是比较注意言辞的,毕竟他也是陈氏的小宗,虽然因为司马穰苴一事已经彻底与大宗决裂,叛出齐国,但毕竟血浓于水。赵无恤把陈完、陈文子的灵位留在高唐,继续让孙武为祖先提供血食。

        但对于陈恒这个难缠的敌人,赵无恤是绝不姑息的,在攻破齐国,次年黄池之会上将其一分为三后,赵无恤就勒令三齐,尤其是淄川国的执政卿高氏,和胶西国的执政卿国氏,让他们出船出人,出海搜索陈恒去向。

        因为与陈恒有仇,归附赵国的济北郡晏氏,济南郡鲍氏两家也自告奋勇,参与了寻找陈氏的任务。单单在第二年里,他们便多次派船试图横渡渤海,然而都为风浪所阻,小船有去无回。

        毕竟整个齐国的大船,以及有经验的水手,基本都被陈恒一扫而空,若是不知风向,不懂辨别方位,渡海航行是极为艰难的。鲁班虽然已经制出了较为精确的指南针,学宫也开始对经纬度的测量进行研究,但此乃国之利器,赵无恤暂时没舍得给三齐用。反正也不急,慢慢找呗,顺便也可以利用他们对陈恒的愤恨惧怕,替赵国做一次东北地区的地理大发现。

        于是第三年时,三齐改变了策略,既然短期内造不出适合跨越海峡的大船来,那就派出小船先到燕国,再沿着渤海往碣石、辽西走,一路沿着海岸线找过去,由此大大拓宽了中原人对广袤北方的认识。

        这时候的辽西和辽河下游,主要是半牧半耕的貊人部落。

        三齐的探索者在给赵无恤送来的汇报里是如此说的:“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是《诗》里的《韩奕》篇,说的是周宣王时,为了维护北疆稳定,特地在燕毫东北的辽西一带,又建立了一个邦国,名为韩,燕国帮助韩国修建了城池,而韩侯也率军进攻貊人,开疆拓土,可惜那韩国早已灭亡,辽西一带,先被山戎、孤竹所占,等到齐桓公伐山戎斩孤竹后,貊人又回来了。”

        三齐派出去探索的第一批船在辽西沿海没找到陈恒的踪迹,仅仅是恢复了从胶东到碣石的海上航线,顺便与当地貊人建立了贸易关系,在葫芦岛留下一个据点后,就返回来了。

        之所以如此谨慎,因为他们深入的是之前中原人从未抵达,哪怕有人去过也没有留下记载的地区,那里的海岸线神秘莫测,触礁、迷航、心怀恶意的土著,数不清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到了陈恒北遁的第四年,一支船队再度从碣石出发,这一次,他们不但找到了辽河的入海口,还继续向南,抵达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也就是陈恒最可能渡海抵达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终于发现了陈恒留下的蛛丝马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2. [历史军事]农家小福女 [列表]
  3.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4. [架空历史]大明军工帝国 [列表]
  5.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6. [历史军事]南明第一狠人 [列表]
  7.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8. [穿越小说]李佑的大唐 [列表]
  9.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0. [秦汉三国]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列表]
  11. [架空历史]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列表]
  12.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13.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14.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15. [历史军事]电影黑科技 [列表]
  16. [历史军事]南宋第一卧底 [列表]
  17. [历史军事]春秋我为王 [列表]
  18. [历史军事]诸天大佬(穿越) [列表]
  19.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20.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