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3章 孙叔敖举于海 (1 / 3)

作者:七月新番 最后更新:2025/7/21 20:40:23
        楚王章元年八月下旬,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正在淮南群舒攻城略地。

        轰隆,沉重的城门被楚军猛地撞开,城外顿时爆发了一阵欢呼,吴国在淮南群舒之地最后一个据点“六”也被攻陷了,至此,楚国彻底收复了一年前被夫差占领的东境。

        杀光城内负隅顽抗的吴人后,在楚卒的簇拥下,他们的统帅王孙胜志得意满地驾车入城,作为光复者,接受六邑豪长、氏族们的逢迎。

        比起在吴国齐国赵氏时的郁郁不得志,回到楚国的王孙胜可风光多了,乘高轮大车,驾清一色的枣红驷马,旌旗鹰扬,身边还带着这一年来他亲自训练出来的“楚武卒”一千人。这次奉令尹子西之命来进攻吴国,一来是试验一下这支新军的战斗力,二来是为王孙胜的义父伍子胥报仇,同时报复在吴国时夫差对他的冷遇;第三则是通过此次出征,好在楚国谋取功业封地。

        王孙胜长期在赵氏为将,以赵氏练兵之法施加到楚国贵族庶子们身上,又给予他们最好的鲛革、犀兕为甲,大戈长戟为兵,结成方阵,效果果然不俗。在一万楚兵的配合下,加上群舒地区的吴兵并非精锐,故而一路上竟势如破竹,两个月不到就席卷淮南群舒。

        这两淮之地,从夏代起便是淮夷嬴姓诸侯最为集中的地方,不论是群舒,还是英国、六国,都是皋陶的后裔子孙,起初附庸于徐国,徐偃王战败,徐国被肢解后才四分五裂,楚国势力乘机进入这一带,一百多年前的楚穆王时期,楚国灭六,将这里变成了城邑,投入了很大精力治理开发,但随着吴国的崛起,这一带经常沦为战场,归属不定,如今民生颇为凋敝。

        王孙胜攻陷六邑后,第一件事是严肃军纪,不得冒犯百姓,第二件事则是前往城内的孙叔敖之庙。

        孙叔敖乃楚国公族,芈姓蒍氏,他的祖父蒍吕臣曾官拜楚成王令尹,父亲蒍贾任楚国司马,不过到了孙叔敖成年时,正值楚国君权旁落,楚庄王三年不鸣、三年不飞的时候。蒍贾被权倾一时的大贵族斗氏所害,家族惨遭灭亡,孙叔敖带着母亲出奔,跑到被楚人称作海子湖的地方避难。直到数年后楚庄王消灭斗氏,重掌朝政后,才重新寻找孙叔敖,并让他承袭父亲的爵位,故楚国人常说“孙叔敖举于海”。

        此人前半生的经历与王孙胜极其相像,都是堂堂王室后裔沦落流亡,最后被迎回楚国,故他知道六邑有孙叔敖庙后,立刻就来,奉上五谷等祭品加以祭拜。

        当地的豪长讨好地介绍说,六邑之所以会有孙叔敖庙,是因为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发动百姓于楚国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左右,亲自来到淮南,主持兴办了一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六邑也深受这处工程的恩泽,所以在城内为孙叔敖立了庙,百年来香火不绝。

        王孙胜不由赞道:“真乃贤令尹,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庄王能够问鼎中原,多亏了孙叔敖,真是吾等公子王孙之楷模。”

        王孙胜回到楚国后,力求让自己融入楚风里,他本来就天资聪慧,对于楚国的典籍烂熟于心,一年来努力学习楚言,这会说话已经与土生土长的楚人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才能颇得军心,也能让各地楚国贵族心生敬慕。

        而像孙叔敖一样从破落的公族子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司马,也是王孙胜现在的志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

  1. [架空历史]大唐第一世家 [列表]
  2. [历史军事]农家小福女 [列表]
  3. [两宋元明]一世富贵 [列表]
  4. [架空历史]大明军工帝国 [列表]
  5. [架空历史]大明之宝箱系统 [列表]
  6. [历史军事]南明第一狠人 [列表]
  7. [清史民国]大叛贼 [列表]
  8. [穿越小说]李佑的大唐 [列表]
  9. [架空历史]新明史 [列表]
  10. [秦汉三国]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列表]
  11. [架空历史]视频通古今: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列表]
  12. [两宋元明]我在明末有套房 [列表]
  13. [架空历史]新顺1730 [列表]
  14. [抗战烽火]抗战:从八佰开始 [列表]
  15. [历史军事]电影黑科技 [列表]
  16. [历史军事]南宋第一卧底 [列表]
  17. [历史军事]春秋我为王 [列表]
  18. [历史军事]诸天大佬(穿越) [列表]
  19. [两宋元明]我在大宋整挺好 [列表]
  20. [架空历史]红楼之荣亲王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