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就是你之前设想的,将各部郡县而置之,对于已经完全游牧化的东胡而言,其来如如风,此举很难实行。但对于在代北一带半耕半牧的楼烦、林胡、空同诸部来说,却大有可为!”
其实赵无恤想要做的,也正是后世千百年来中原和北疆的农耕、游牧政权一直在做的事情,那就是争夺这条狭长的农牧混合地带。
若是中原统一,草原分裂,这条线就会向北推动。比如秦国横扫六合后,乘着草原上月氏、东胡、匈奴三足鼎立之际,发兵北进,控制了朔方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圈地,又建造城邑,移民屯垦,把这里变成了一片沃土。
然而等到草原统一,中原四分五裂的时候,这条线就会被极大地向南推进。比如汉初时匈奴乘着中原凋敝,一举夺回河套,把边缘推回了阴山以南,百年的时间里,竟让中间地带的楼烦、林胡、白羊彻底游牧,匈奴化……
身为华夏的伯主,赵无恤的使命当然是要把华夏的边缘极大地向北推进,更何况他现在面临的北疆局面,和秦朝类似,甚至比秦还要好上一千倍!
赵国已经独霸中原,除了秦楚越外,再无敌手。而草原上,唯一一个有大部落潜质的东胡还被赵军消灭了,赵国骑兵铁蹄之下,尽是不满万人的小部落!
这正是把华夏边缘向北推进到极致的最佳时机!
赵无恤对赵佳坦言道:“我打算在代郡之外,再增加几个郡,羁縻楼烦、林胡、白羊、空同、阴山诸部,一方面能防御胡虏,另一方面也能开辟疆土。”
后世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十年后便能开疆辟土至河套。
而到了秦汉时期,在河套一带的冲积平原上设置郡县,移民屯垦,开发了大面积的农田,建立起许多城防聚落。汉武帝驱逐匈奴后,也在农牧分界线上置云中、朔方、五原、定襄、上郡、西河六郡,到了西汉后期,六郡人口骤增至百万之多!竟成塞上小中原。
赵无恤不相信,以赵国现在的国力,成就竟会比不上赵主父!他更不甘心,中原对塞北的经营要到四百年后才见成效。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事情,但赵无恤可以尽早去着手。赵国需要修建城邑,移民屯垦,诱导各部农耕,让他们放弃去漠南做游牧者,成为赵国的编户齐民,置于赵国骑兵的保护之下。同时开放边境集市,输入中原的礼乐饮食,让这中间地带上各部落的生活日益接近于华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