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以主动接下话题:“那就由我开始吧。我简单说一下,在那次之后,我调整了项目的方向,目前的构想是……”
江尤夏咬着吸管,认真听着她的阐述,那些关键的字眼,让她的心怦怦直跳,越听到后面,心跳得越快:“制造自己的卫星?我们一上手就玩这么大的吗?”
“虽然我很心动,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吗?”
她随后又露出一丝犹豫,不太自信地说:“我国目前并没有过完全由学生团队来研发制作卫星的先例,而且……”
程星以说:“既然没有,那就创造先例。”
“我查阅过相关资料,业余卫星在我国早有先例。”
她继续说明:“2009年12月,‘希望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颗业余无线电通信卫星。”(注1)
“而且,这颗卫星的研发过程中也有高校的参与,比如其中的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系统软件,就是由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科研团队负责研制的。”(注1)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微微一笑,“这颗卫星搭载的‘天圆地方’实验设备,创意方案最初是由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
“确实。”
韩数适时地开口补充:“高校自主设计研发卫星,也并非孤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