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玉玲骑着自行车,带着她母亲,在东山乡街道上转悠了一圈,街道一眼望到头,买日用品的就那么两三家小商店,转来转去,合适的,凭票供应,不要票的,又觉得不合适。
玉玲突然停下脚步,“妈,咱们干嘛这么苛求自己?不就是去周建平家认认门吗?我觉得没有必要费心挑选什么礼物,咱们家里我爸单位发的茶叶和白糖就很好,你看见没?这两种东西在商店都是凭票供应的,没有供应票还买不到呢。”
“嗯,真不知道买什么好,家里现成的茶叶和白糖也不错。”
常玉玲知道周建平家那个元坝村的大致方位,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骑自行车半个小时都用不了。第二天上午不到九点,一个衣着朴素,整洁大方的女孩,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元坝村村口,常玉玲从车上下来,她扶着自行车,等待周建平来接她,这是两人昨天定好的。
常玉玲的外貌并没有引起过往村民的注意,倒是她手上扶着的那辆崭新的26型永久牌自行车,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元坝村比起常玉玲家那个村子,位置偏僻多了,全村没有多少人见过自行车,玉玲这辆崭新的永久车,在这些村民眼里,简直可以说是光彩夺目!
没过五分钟,周建平来到村头接常玉玲,有好事的村民问:“建平,这是女朋友吧?”
周建平点头应付,不置可否。
从村口到周建平家,要走七八分钟,“没想到你会骑自行车来。”望着崭新的自行车,周建平也很喜欢。
“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放在家里的自行车不骑,干嘛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玉玲漫不经心地说。
这辆自行车是常玉玲的父亲在单位托人走后门购买的,买车时考虑到家在农村,为了便于驼东西,也就是实用性,老常本来想买辆28型号的,给他办事那位朋友知道他家老大是个女孩,便告诉老常,一个女孩子骑那么大的车,既不美观又不安全。
老常买了这辆26型号的永久牌自行车,趁休假时从四百多公里远的单位带回家里,即使在玉玲那个村子,当时这辆车也显得非常新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