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计划书上。
说起来,刘峰做的计划书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一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向上面要来了诸位院士的资料,然后根据每个院士所擅长的不同领域,拆分开后,都做了具体的项目阐述;
一旦这些人加入到反物质工程项目当中来,自然能够很快的上手,投入到具体的子项目研究当中或为领头羊,或为重要骨干,都不一而足。
至于这些子项目的中低层人员,自然是由他们的弟子,或者干脆就是由各个地方的实验室研究员担任,对此,刘峰一点都不用担心。
华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数以十万记的硕士、博士,完全有足够的基层人才补充进来,自有专门的人去负责。
而等到项目真正开始落实下来的时候,刘峰只需要领导和攻关反物质工程最关键的项目大规模量产,然后居中协调其他各个分项目,就能把控着整个工程有序的向前发展。
当然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很现实的,事实的发展不可能尽如人意。
午餐时间过后,下午的会议继续进行。
随后,院士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问题,而刘峰和张勤两人,也先后上台做了解答。
譬如说项目有哪些注意事项、项目怎样进行沟通、联系渠道有哪些、多长时间会做一次汇报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