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0、第九十一章 北巡 (2 / 5)

作者:清泪当歌 最后更新:2025/8/26 16:41:58
        自从到了北七郡,尉迟恭、雄阔海、李玄霸等几员大将,就被杨杲分别派往五原郡、定襄郡、雁门郡和榆林郡驻守。一直与赵王关系最为密切的罗成,则被留在善阳,负责善阳和马邑郡的卫戍。而经过一路同行被赵王杨杲注意到的李靖,则被留在了赵王驻地马邑郡城善阳,负责征集和训练新兵。虽然杨杲没有明讲,但顾小小却可以确定,这个小王爷是要准备北征东突厥的。

        本来,都是谋划好的,但杨广的北巡,却将这所有的计划统统打乱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靖和苏烈立刻自请,率兵巡守北边要塞,杨杲听了,觉得这样子更能保证父皇的安全,也是一口答应。

        历史上,也正是这一年,大业十一年。

        天下大乱之际,强悍的草原民族也开始试探着挑战隋帝国的权威。因为边境不靖,杨广在大业十一年八月再度出巡塞北,不料在山西雁门,遭遇突厥南下。猝不及防的十几万宫庭后妃及百官侍从被围在雁门城里,差一点成了突厥的俘虏。

        当时,杨广身边带着的儿子就是最喜欢的赵王杨杲。

        虽然,现在看,因为五原郡、榆林郡和定襄郡的驻将尉迟恭、雄阔海等人统兵有方,并没有向历史上那样被东突厥侵蚀吞并,但北七郡地广人稀,雁门关外几乎是一马平川,若是东突厥的四十万大军真的来袭,还真的很难说,雁门关之围就不会像历史上一样发生。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从马邑郡出来,巡守的第一站就是雁门郡。守将李玄霸。

        随在巡守队伍里的顾小小,呃,或者说藏在巡守队伍运送玉米地粮车里的顾小小,看到的雁门关,当然没有杨家将群像,也没有李牧祠。但是,凭借天时地利,雄关高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壮气势,却仍旧让她大为感叹。

        此次北巡军,虽然是苏烈提出,但苏烈负有调度整个北七郡兵备粮草的重则,却没有随行。为首的是罗成和李靖,分别为北巡正负使。

        此刻,顾小小所在的粮车,跟在队伍之后,看雁门雄关前,赭黄色的隋军列阵森严,明晃晃的明光铠耀人眼目。队阵之前,几位大将挽马而侯,见到北巡队伍,立刻驱马奔来,在队阵前勒马停驻,为首一名青衣白马身穿铠甲的年轻上前迎见,面容如玉,冷硬中却不乏一抹儒雅冷清,正是李玄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