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华并不是很关心伴读的事儿,胤禛之前说给她找几个有经验的老农,问问这做粉条的事儿,现在总算是有了回应了——她前面那些步骤并不算错,但后面是少了一些。
红薯粉条出锅之后需得尽快定型,她之前就是没定型,直接捞出来摊放在篦子上晒干的,这样弄出来的,就少了弹性筋道,一下锅就变浆糊。
现在这季节呢,冬天了,上冻了,于是出锅的粉条用棍子挑着放在外面,一晚上就冻的邦邦硬,再晒两天,经过这一冷冻又晒干的环节,这粉条就变得筋道起来。
于是再下锅,就是根根分明。
庄子上做成了,就赶紧送到了府里来。耿文华捏着那粉条,一叠声的吩咐:“和厨房说一声,咱们今晚上吃五花肉炖菘菜,放些粉条进去。也不用多,这么一小把,就够三四个人吃了。”
这粉条,才是和她上辈子见过的一样。至于吃起来一样不一样,到了晚上就知道了。耿文华本打算请胤禛来尝一尝的,但顿了顿,到底是没另外吩咐下去——她也不知道让人去请,或者半路拦截,算不算坏了这后院规矩,若是让那拉氏厌恶了,倒是不太划算了。
第102章想必她是十分擅长的。……
雍亲王府有了红薯粉条,那宫里自然也就有了,宫里有了,民间必定是要流行开来的。
胤禛回来之后就和耿文华说了推广红薯的事儿:“想必河南山东等地都能种植……只是要做粉条,那红薯必然是有一部分被舍弃,这个东西可有用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www.ymmzb.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