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许多年不曾举办武举,通过这个运动会选拔人才也是一种方式。
再者,以前他不曾留意过,也就没发现,这运动会一举办,对于大清全国来说,都是一场很盛大的事儿。胤禛就算是不懂做生意,有户部的官员在,他也知道——民间百姓越是活跃,商家也就越是有生意做,商人越是活跃,那么这段时间国内的经济就能更好些。
就算是深层的东西暂时说不明白,但有个账本能看明白,每年这时候,商家缴纳的税银,也都会比往日里多。
于是,百姓高兴,商家高兴,朝廷也高兴。
一举三得的事情,不过是需得有人费功夫来做而已,这么划算的生意,白费些人力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反正胤禛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了。
耿文华也赞成办,那这运动会,就得再办下去了。
很快胤禛就定下了负责之人,总揽的是宗室里面的一个王爷,然后胤禛又挑选了几个侄子给人家送过去,名义上说是帮忙,实际上就是两边搞平衡。
事情这样定下来之后,耿文华也就没多少发呆时间了,因为那拉氏过世,对于运动会最熟悉的也就是她了,那些个少年们没事儿就来请安,和她请教一些运动会的章程。
这忙起来了,耿文华反而是慢慢的开始适应了。
到了四月,塔纳找了礼部,她已经做好了自己院长的礼服,拿去让礼部审批的。礼部也很是为难,皇上当日里只说要给个名号身份,没说这是按照朝廷官员制度来啊。
于是礼部又上折子问胤禛,看这事儿到底怎么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