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整个府里的人都在帮忙,洗水果,剔果核,先下水煮,煮完能保持形态的,就捞出来晒,做果脯。稍微有点儿样子的,就泡着做罐头。
实在是不成样子的,就做果酱。
密封的办法也一变再变,从一开始的泥土塑口,到后面的玻璃盖子严丝合缝,再到耿文华想到了杜仲做胶圈。
杜仲树干枝叶,都可以提取杜仲胶,杜仲胶的弹性也非常好。并且,提取方式也是……目前可以做得到的。这东西呢,是因为耿文华有个朋友,做美容手术,其中的人造血管,用的就是杜仲胶。
她因着好奇,所以多了解了一些。
杜仲胶和橡胶,是世界并排的两大胶源,最最关键的是,杜仲胶,是我国独有的。不用和橡胶一样,还要出海去找。就南边,杜仲树虽不说比比皆是,但种植量也有四分之一了。
耿文华让人收集杜仲胶,一直到杜仲胶做出来密封圈,这都已经是快六月了——密封圈她并非是用来做罐头瓶子之类的,罐头瓶直接可以借鉴酒坛子的密封方法,所以并不用浪费杜仲胶。
杜仲树虽然种植颇多,但怎么说呢,这东西并非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
后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一棵树长成,需得十年,但这十年时间,家家户户不砍柴不用柴火吗?煤炭是朝廷管制,民间百姓无力购买,那么,柴木就成了生活必需品。
虽说朝廷对此是有规定的,各朝各代的规定也不一样,在清朝呢,是砍树看直径,直径超过多少,你需得补种多少,直径若是没超过,那砍一棵树,补种一棵即可。
杜仲胶想要大量生产,所需要的杜仲树需得有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