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善事怎么说呢,反正是掏钱了,解了人家难处了。
耿文华问东问西,足足问了小半个时辰,眼瞧着都快中午了,她十分感动:“福晋可真是好性子,竟是半点儿不嫌弃妾身烦人话多,无论妾身问什么,您都十分耐心,若是做先生,那可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先生了。”
真的,换个老师,她这样问,指不定就要被斥责两句自己不会翻书吗?
人家那拉氏对她既没有教导职责,也没有解惑义务,得空了看看书喝喝茶,甚至睡会儿不成吗?在这里巴拉巴拉的给她讲解。
那拉氏噗嗤一声就笑出来了:“先生?你这话可太夸张了些。”
耿文华赶紧摇头:“妾身半点儿不夸张,妾身说的都是实话,像是福晋这样有耐心,又温和,还宽厚的人,最是合适做先生了。”
那拉氏轻轻哼一声,那耿文华对她的认知,可是有很大偏差了。
若非是王爷叮嘱,说耿文华可能询问,她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耐心?打发了身边嬷嬷讲解也是一样的。再者,耿文华……她现在瞧着,隐隐是府里第一侧福晋了。
年氏虽然是汗阿玛指婚,但要问年氏长什么样子,八成汗阿玛是没印象的。李氏虽然生了弘时,现在弘时算府里实际上的长子,但汗阿玛怕是也只记着一个李字而已。
唯独耿文华,胤禛看重,汗阿玛有印象,还单独给了赏赐。
最重要的是,耿文华有儿子。
汗阿玛对耿文华有好印象,就必然对胤禛也有赞赏——那拉氏识大体,顾大局。胤禛夺嫡的事儿,府里就算不明着说,但大大小小,谁心里没有点儿想法呢?尤其是那拉氏,作为枕边人,胤禛做了多少,她一清二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