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还是吃一口吧,瞧着这小葱芫荽挺新鲜的,我就爱吃这一口新鲜的芫荽。”
“刚那炒凉粉你闻见了吗?那味道,喷香,咱们干脆多买点儿好了,我觉得这个我能吃三口。”
“这是,红薯粉做的?红薯粉不是只能做粉条吗?”寻常凉粉是米黄色,或者白色。这个灰白色的,还真是头一次见,这个是红薯粉蒸出来的,烧热水,一点点儿将红薯淀粉活成的水往锅里下,再不停地搅拌,等水里面全部变成透亮的颜色,就能盛出来放凉了。
红薯凉粉的味道,和别的凉粉挺不一样的。
对耿文华这种喜欢吃粉条的人来说,用蒜水烧出来的红薯凉粉,绝对算得上是很符合自己口味的美食了。
除了这些卖小吃的,甚至还有许多卖小动物的,小狗,小鸭子,小鸡,小猪,小羊等等。
耿文华看见那些小鸡小鸭,都有些吃惊:“冬天能养得活吗?”
她恍惚记得,以前自己的奶奶养小鸡,都是在春天啊。就是城里,也是到那三四月,菜市场门口,有大爷大妈专门弄了竹筐卖小鸡小鸭子,招揽跟着家长去菜市场的小朋友为顾客。
甚至为了招揽生意,还会专门给小鸡小鸭子染色,有什么孔雀的,丹凤的,有通体一个颜色的,也有只脑袋染色的,五花八门,然后大部分的买回去活不了几天。
当然,也有一部分能养大,最后就是一锅炖。
卖小鸡的看衣服也能看出耿文华一群人是贵人,赶紧回话:“放在暖炕上是能养得活的。”
“那你们孵小鸡的时候,也是放在暖炕上?”耿文华就问到,钮祜禄氏用手帕捂住鼻子喊她:“走吧,这些有什么好看的?你若是想要,回头让庄子上给你送几只过去不就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