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伸手摸一摸耿文华的脑袋:“也别丧气,爷倒是觉得,很有进步,你日后再多练一练,指不定就能做出更好吃的饭菜来了。到时候,爷有奖赏。”
耿文华立马被吸引力注意力:“什么奖赏?”
“你想要什么?”胤禛问到,耿文华思考片刻:“能不能要一艘船?”
这个回答倒是有些出乎意料,胤禛皱眉片刻才问道:“你可知道朝廷政策?”
大清对于出海的政策,怎么说呢,反反复复。康熙二十多年的时候是允许的,康熙三十多年,因为福建那边流寇较多,所以就禁海了。禁海四年,到了康熙三十八年呢,因着□□,所以又开了海禁。
然而没开多久,到康熙四十多年,因着西洋传教的事儿,康熙大怒,又封锁海岸,再次禁海。
一直到现在,康熙五十八年了,海岸还是禁严的。
耿文华眨眨眼,她当然略有些了解,但是怎么说呢,就算是朝廷禁海了,但其实民间对于海上贸易还是十分热衷的,因为利润足够大。别说是在沿海地区了,就是偶尔在京城,耿文华都能听说西洋那边的稀罕物件。
像是以前,京城还卖过水银镜,巴掌大的小盒子,里面镶嵌一小片镜子。这东西一在京城露面,几乎是立马就风靡了京城。后来耿文华本来也想给那拉氏出主意的,但因着水银实在是不好弄,再加上上好的铜镜的清晰度也是很不错的。耿文华既然没有迫切需求,她自然也就不会去弄这些东西了。
所以海禁这个事儿吧……朝廷的态度是朝廷的,只要朝廷一天没说,随意出海的人都诛九族,那民间就能不当回事儿。
再者,出海也不一定非得就是去西洋,和周边的一些小国家也能进行一些贸易来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